俯首甘为孺子牛———记生物工程学院教学名师王庆忠

 

编者按 我校第三届教学名师评选已经揭晓。11位教学名师所授课程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高,学生评价优秀,为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开设专栏,向读者展现这11位教学名师的风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说的就是为人师者的一种教学风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物工程学院的教师队伍中,就有这么一位老师,用自己的敬业和谦逊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他亲自教授过的学生中更是得到了极佳的口碑。
苦心教学 亦师亦友
  清瘦的容貌,温和的言辞,交谈时的专注和对于学问的审慎,满足了我先前对大学教授的所有幻想和期待。有幸成为他的学生,在课上课下感受到了他别具一格的魅力,受益匪浅。
  说到教学,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课堂上王老师的板书了。虽说现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时代,但在做好PPT演示的同时,对于在生物学上纷繁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的知识,王老师更喜爱亲自在黑板上有条不紊地细细讲解、慢慢演示。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步骤竟像是事先排好了队似的,按部就班地从粉笔尖蹦在黑板上,准确无误而又条理清晰。在兴趣中学习,在互动中促进,这也是王老师执教近三十年的一贯的教学理念。
  对于学生,王老师向来一视同仁。在他的眼里,从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只要你想学、愿意钻研,王老师都会尽心尽力地给予关怀和指导。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的2007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曹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从大二开始便跟随王老师做实验,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随后的动摇退缩,以至于最后的圆梦武大,背后都离不开王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鼓励。
  以先行者的姿态带领学生们探索未知的知识海洋,以战友同袍的身份支持陪伴在寻梦路上苦苦前行的孩子们,将他们的成长和成才作为对自己辛勤耕耘的馈赠!
成于思 坚于实
  在课堂上收放自如的背后,则是王老师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的付出和钻研。同时进行着四五个课题的他,似乎将空余时间全部都贡献给了实验室。说起实验,王老师看中的并不只是单一的科研成果,而是背后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和促进。“作为理科学生,他们太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了,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终究经不起社会和时间的考验。”为此,王老师每年都会招收十余个小助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思考中成才。
  走进王老师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他桌子上堆着的满满两大摞专业教材和参考资料。“生物学发展得太快,尤其是前沿的分支学科,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作为教师,我自然不能在课堂上终年不变地讲授些乏善可陈的老掉牙的东西,讲台下那些充满求知欲的眼神便是我的动力和责任所在!”
  于是,即使是在旁人看来并不颇受重视的选修课,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知识点,王老师都不曾懈怠过。每一堂课都是新的,这句话并不只是单纯的口号,只要你细细观察、悉心对比,你就会发现,每一次课前的认真备课和反复斟酌,每一次课上讲授的新知识新进展,都会带给你在知识上新的惊喜和震撼。
活到老 学到老
  我曾笑着打趣道:“教学、科研、文献和网络是王老师生活的‘四大件’。”的确,每天清晨上网去查看专业领域最新的进展成为了王老师生活的必修课,而不断地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也是其对自己经久不变的要求。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殖生理学……王老师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教授过的课程种类之多、跨度之大令人称奇。
  保证自己知识面的广、宽、深,是王老师在交谈中强调的最多的一点。“不论是本科教学,还是已经工作或读研的往届学生,他们都会时常打电话或发短信和我联系,问题也是百种千样,在努力解答的同时,我也接触和了解了不少专业的未知领域。”说着,手机铃响,原来今天是研究生新生入学的日子,同学们在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之时,特意问候和感谢恩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已是今早上的第8个电话了。”王老师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心如明镜,情如坚金,这位朴实无华的老师将自己的心血都用在了学生身上。谈起所谓的名利,王老师连连摆手;而说起他在学生中的“吃香”,不善言辞的王老师报以一个大大的笑容。真心实意地对学生好,学生心里当然也揣着老师。如父辈般和蔼可亲的老师,心里除了喜爱和感恩,更多的是敬重和景仰。不怒而威,无言而德,想必这方是为人师者的最高境界了吧!

 

校报文章原文:

http://wfu.cuepa.cn/show_more.php?tkey=%C9%FA%CE%EF&bkey=&doc_id=468209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现代农学院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政编码: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288